首頁 -> 港澳 ->社會
軌道上的大灣區:深圳羅湖口岸重建呼喚香港北部大發展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5月13日電 近日,188金宝博代理网: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發布羅湖口岸重建規劃和總體布局研究招標公告。深圳羅湖口岸將啓動重建規劃,配合香港東鐵線北延,與香港北部都會區新鐵路項目接軌。未來,羅湖口岸將推動港深雙城交通通勤化,為大灣區協同發展帶來新機會。 1950年,羅湖口岸獲批成為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是改革開放前深圳唯一的陸路口岸。這個矗立在深圳河邊,十幾名邊檢戰士用木板搭建的房子,就是羅湖口岸最初的樣子。只有門框上“廣東省公安廳邊防局深圳檢查站”的牌子,見證它新中國“南大門”的身份。 於旅客而言,腳下的羅湖橋便成為往來港深兩地的通道。彼時,口岸仍是人工查驗,快則20分鐘、慢則一小時的“通關”時間,讓節假日期間人頭攢動。 一直以來,北區的發展落後於南面的九龍和港島。在香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看來,北部的潛力很大。“北區的很多土地可以用來發展實體經濟、解決住房問題,未來會成為香港的新中心。”隨著羅湖逐步發展為國際性交通樞紐城市,香港也會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的發展之中。 港深雙城的緊密相連也讓兩地年輕人看到更多職業發展機會。作為留在香港發展的內地青年,陸先生表示,我應該可以接受從羅湖口岸到中環上班的通勤時間,我想以後在口岸附近置業的可能性很大,希望這個項目能儘快落實。 家住將軍澳的香港青年李先生則表達了想要在深圳工作的想法。從事餐飲行業的他,希望可以開一家自己的餐廳,但因為香港地租過高而作罷。看到未來深港兩地的交通會更加便捷,他又一次充滿信心地規劃著未來的創業計劃。(完) 【編輯:張明臻】
相關新聞 |